跨境支付难点痛点得到破解货币桥业务量稳定增长

币界网报道:
市场普遍关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探索进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10月23日透露,货币桥业务量在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后一直稳步增长,证明市场机构对该平台的信心。
在2024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中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央行数字货币连接全球经济体”研讨会上,陆磊介绍了货币桥项目,该项目致力于解决跨境支付中的难点问题,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关注。
货币桥是多国央行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建立互通桥梁,形成跨境支付网络。通过这个“桥”,支付交易可以有序进行,实现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使各方受益。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是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启动的。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于今年6月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这意味着,货币桥参与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序进行真实交易。同时,项目成员还进一步扩大,沙特阿拉伯中央银行正式加入了货币桥。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研讨会上表示,亚洲经济体互联互通、快速发展推动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启动和逐步实践,需求是货币桥项目发展的动力。
在陆磊看来,货币桥项目执行过程中,各方一直遵守“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大原则。
实现各个跨境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实现国际货币体系良性演进的最有效方法。
陆磊表示,货币桥不仅能支持央行数字货币系统的互联,还能支持与传统央行支付系统的对接。同时,货币桥通过央行货币实现了便捷的同步交收结算,在货币层面也实现了互通。
目前,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正在解决跨境支付中的难点问题,并逐渐展现出其优势——
由于参与主体复杂、业务链条长、身份核验成本高等因素,跨境电商、侨汇等小额跨境支付业务往往被商业银行忽视。
陆磊表示:“货币桥应该更多考虑这些更加贴近民生的业务,解决市场痛点,为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提供支持。”
货币桥正积极探索解决跨境支付中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货币桥平台处理一笔支付业务可在6至9秒内完成,而目前通过代理行处理的跨境交易在支付和结算之间需要2至5天的延迟。同时,使用货币桥完成跨境支付交易可以节约近一半的成本。
目前,货币桥项目已进入新阶段,也面临着数据存储、网络稳定等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货币桥系统的性能?
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了三个方面的计划:
一是加强隐私保护设计。计划于2025年推出相关隐私保护技术,确保交易双方的合规性和资金充足性,同时不披露账户余额、交易时间戳等细节,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是完善系统的开发运维体系。货币桥系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部署,各方独立运维。但由于货币桥系统是一个常态化运行的跨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需要有一套高效的开发运维机制来保障系统的业务连续性。
三是增强货币桥平台的开放性和透明度,计划利用开发运维体系推进共同开发、代码交付等。(记者吴雨、任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