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相关的项目数量较少。我们将目前看到的PayFi中的项目划分为两个赛道,目前这两个应用场景为:跨境贸易和信贷金融
Huma Finance
产品介绍:Huma Finance作为PayFi赛道目前的聚焦点,其主营业务面向C端以及中小企业的PayFi应用和刚收购的Arf主要解决目前跨境支付中的预付资本的流动性。
Arf愿景是解决目前跨境支付中的预付资本的流动性、时效性问题。通过Arf平台,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不需要向银行预付款或信用证等传统跨境交易所需内容。Arf通过提供点对点的服务,构建了链上流动性网络,提前提供链上稳定币给企业同时免除预付款的需求,企业在使用Arf的服务时,只需支付相关费用并在约定的时间内还款给Arf即可。
同时Huma Finance的主营业务主要围绕着Lily Liu声称的 “Buy Now,Pay Never”的概念。其核心概念为客户可以选择将即将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Huma通过其协议将这些应收账款代币化,客户从贷款池中借款,而强制执行的部分将由链上的智能合约实现。其可延展空间包括:贸易融资、小微企业信贷、国际学费支付等。
技术架构:Huma Finance 的 PayFi Stack包括六层:交易层、货币层、托管层、融资层、合规层和应用层,涵盖了从交易处理到资产管理、融资和合规的所有层级,这种全栈式的设计确保了从申请借款、资产评估、资金提供到最终支付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完成。PayFi 通过自动化、去中心化和多层次的技术集成,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借贷与支付流程,提升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数据分析:截止目前已有10亿美元的总借贷额度,同时无违约的任何记录。Huma Finance作为PayFi赛道里的龙头,融资3800万美元。
PayFi未来发展市场
在介绍了PayFi相关的项目后,我们也对其应用场景的区域进行了思考。ArkStream认为PayFi无疑具备全球化的Mass Adoption潜力,其前期应用场景并不一定会局限于发达国家(美国、新加坡、欧洲等),我们认为新兴市场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达国家的市场策略:
在发达国家,PayFi 可以利用其集成DeFi创新的能力为已有的数字支付系统提供补充。由于发达国家具备更清晰的监管框架和政策支持,(如 USDC、PYUSD、EUROC)已经在这些国家广泛使用。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例如,与零售商、电商、跨境金融平台合作,构建低成本且资金效率更高的加密支付渠道可能会加速打开PayFi市场
-新兴市场的机会:
同时,PayFi在缺乏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区。通过提供类似加密小额贷,闪电贷等产品。加密支付系统的去中心化和跨境便捷性,能够为这些“无银行账户人群”提供金融服务。例如,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或者一些高通胀法币的国家尼日利亚、阿根廷等地。因为新兴市场缺乏复杂的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提供稳定的PayFi产品可能会比在发达国家更快实现规模化
所以ArkStream总结认为,PayFi应结合多种市场发展策略,进行双轨道发展:在发达国家,重点为辅助现有应用场景做迭代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发展中国家,推动加密支付和PayFi落地应用和跨境汇款市场的渗透。
发展前景
尽管PayFi的概念提出不久,其落地应用项目也比较稀缺。但是ArkStream相信PayFi在当下的环境中,具备有潜力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看到无论是从加密支付的项目开发上还是外界经济环境,都对PayFi有着巨大的利好。
过去几年美国加息导致的全球高利率环境导致债券类的产品备受关注,不少加密市场的用户也纷纷把钱转入到代币化债券的市场中。用户看重的是其稳定的背后资产以及相对较高和流动性的特质。
根据 RWA.XYZ 数据,代币化美债市场规模已经从 2024 年初的 7.7 亿美金上升到如今的 19.16 亿美元(截至 2024 年 8 月 1 日),上涨幅度达到 248%。
随着美国宣布降息,美债收益率持续下滑,投资者对美债的依赖减弱的同时伴随着这部分资金需要找下一个承接的场景。投资者转向寻找其他具有可持续价值和稳定收益来源的资产。
PayFi结合RWA模式的崛起,恰好填补了这种需求。目前RWA赛道的锁仓量高达60亿美元,且保持持续上涨RWA 的本质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如债券、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资产等)通过代币化方式搬运上链,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同时资产实现更高的流动性。
这里我们提供了三个潜在RWA标的:
1、MakerDAO RWA提供了房地产、应收账款等传统资产,结合MakerDAO发行的DAI稳定币,将链下的资金需求与链上的流动性有效对接。目前也是TVL排名第一的RWA协议;
2、Tether Gold提供传统的和黄金挂钩的代币,允许投资者在不需要直接持有实物黄金的情况下,通过加密货币的方式进行黄金投资;
3、Ondo Finance则在链上提供了现实金融资产的风险分级的国债、公司债等,资金可以根据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在国债利率下滑的背景之下,Ondo提供的企业贷款等RWA产品可能会更加符合投资者的偏好。
结论
当前来看,PayFi 赛道相关项目数量极其有限,且大多数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故我们更加关注PayFi项目解决方案的创新性。
从业务模式的角度看,PayFi 结合了 加密支付(如 Ripple、Stellar)、DeFi 借贷(如 AAVE、Compound)、RWA(如 MakerDAO RWA、Ondo Finance)等多个赛道。这些领域的项目已经成功验证了其业务模式的可行性,证明了其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通过对这些赛道的市值横向参考,PayFi 作为一种复合型的创新业务模式,或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加密支付、信贷融资和 RWA 等领域的龙头项目市值已达到数十亿到数百亿美元,我们有理由推测,随着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企业融资等多场景的解锁和叠加,PayFi 赛道的整体市值甚至有可能突破这一上限。
从产品维度来看,未来 PayFi 项目的开发应聚焦于细分支付场景,优化这些领域的效率和体验。毫无疑问,PayFi 是当前少数剩余的蓝海市场之一,但目前这一赛道还缺乏大量的应用项目。我们呼吁更多开发者利用现有的加密支付技术,关注全球化市场,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
例如,在今年Token2049的会场上,我们注意到TADA 打车与 Ton 网络的合作,通过加密支付、利益共享的方式降低了打车软件的佣金率,使其在同类打车平台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Ether.Fi 正在开展的加密支付卡业务,其Cash业务不仅具备传统加密支付应用场景的功能,即存入加密资产进行消费。同时允许用户可以使用流动质押的收益来偿还其消费支出。
这类现实场景的突破,正是 PayFi 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参考的巨大潜力所在。项目方不应仅仅专注于为链上资金寻找下一个高收益的“蓄水池”,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让传统行业的用户体验到 PayFi 的便捷性,从价格、产品等利他角度出发从而进一步提升加密市场的渗透率。
可以想象,未来将出现许多传统金融体系难以实现的新型金融产品,例如:
– 秒级借贷:
通过 PayFi 平台抵押加密资产,用户可以获得比传统金融渠道更具优势的贷款;
– 提前消费与投资:
无需负债,用户可以在未来收入周期到来前,提前进行消费或投资;
– 高收益流动性资金:
利用质押和流动性质押,用户可以在享受10% 以上的高收益率的同时,保留资金的流动性;
– 提前支付锁期金融产品的利息:
用户可以在金融产品到期前,使用利息作为流动资金。
这些创新产品都利用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核心理念,通过最大化时间价值,我们清醒地认识到,PayFi 不是空中楼阁,也不只是“圈内人的狂欢”。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创新性来看,PayFi 正在逐步打通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之路。ArkStream 作为长期投资者,看到了 PayFi 的潜力,甚至预见了一个无银行化的未来。
这些应用场景的创新结合了 DeFi 和现实应用的需求,进一步验证了 PayFi 在释放资本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ArkStream 认为,PayFi 的长期应用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