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危机叙事虚假市场再度质疑以太坊

大企业危机叙事虚假市场再度质疑以太坊

币界网报道:
撰文:Haotian
不认同以太坊「大公司论」和「叙事务虚」的说法,以下分享若干思考视角:
1)以太坊是加密货币去中心化治理架构的实验品,不受中心化的公司或组织控制,全球范围内的项目开发者、研究人员、节点运维人员、ETH持有人等共同参与和贡献。
开源代码的协作方式,社区驱动的决策过程,以及透明的治理机制长期来看将超过任何中心化组织架构,尽管效率较慢,但在公开、透明和涌现性创新奇点效应方面具有优势。以太坊旨在解决中心化公司的问题,但可能在实现使命之前就患上了大公司的问题。如果以太坊真的不行,去中心化架构的选择将是采取”分叉”的方式,让其灭亡,总会有更强大的新的”以太坊”出现。以太坊仍然是整个加密货币世界的核心,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2)就公链技术层面而言,以太坊在过去几年中平稳地实现了从工作量证明(PoW)到权益证明(PoS)的转变,从分片策略到最终落地的基于Rollup的核心战略,再到接下来路线图的逐步实施。从安全稳定性和工程质量交付结果来看,整个过程都在预期之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分片到Rollup的策略转变也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问题在于,公链技术的迭代并不能与市场周期同步,基础设施和应用落地甚至市场盈利效应的节奏出现了脱节,或者说很难保持强相关性。Layer 2 受主网的Gas费用和带宽性能影响,但即使坎昆升级非常成功,也没有带来预期中的Layer 2繁荣景象。理想情况下,Layer 2会有众多链的突破,用户生态系统会取得指数级突破,以太坊通过”纳税”和”Gas Burn”也可以实现通缩。然而,事实是,发链的门槛降低了,RaaS的叙事也增加了,理想中的大规模采用还遥遥无期。老实说,这已经超出了以太坊纯技术框架的限制范围。
2021年的非同质化代币(NFT)热潮给以太坊带来了红利,客观来说,那是去中心化架构产生的市场效应,而不是以太坊的”核心”开发人员直接驱动的。
3)”叙事”是发展脉络的演进,是商业思维在技术之上的衍生物。
比如:只有出现了@eigenlayer协议才有了ReStaking的叙事,只有出现了@CelestiaOrgDA链才有了模块化的叙事,只有出现了@Starknet才有了ZK-Rollup的叙事。
未来市场上,@ParticleNtwrk链的推出可能会让”链抽象”的叙事更加突出,像@ProjectZKM这样的ZK底层协议要构建统一的流动性和信任生态系统,也可能使区块链丧失链的边界等等。有太多太多的”叙事”话题存在。
客观来说,”叙事”是开发者聚集力量过剩和热钱Fomo的结果,叙事会给技术提供想象空间,尽管”叙事过度”会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但”叙事过度”本身是市场自然发展的结果,就像吹泡泡一样,叙事会被更迭,但会永远存在。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Fomo的叙事,就失去了吸引所有资源、人才和资金的力量,那么干脆留在Web 2.0内部,也不用背负骗局的名声。当然,MEME也是一种叙事,但如果市场对所有有基础商业逻辑支持的其他叙事持悲观态度,MEME的存在就失去了基本面。

Categories: 未分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